台北縣政府現在為了推動觀光跟消費,有五個博物館只要憑發票就可以免費進入,其中一個就是板橋的林家花園,我今天不想待在家裡,雖然下了點雨,還是跟媽媽出門前往板橋。
我們搭自強號到板橋下車,然後沿著文化路一路直直走,經過板橋高中、板橋國小(板橋國小好像在重建,看起來很像工地),在一個陸橋右轉,那邊有一個媽祖廟(慈惠宮),繼續往下直直走,到底左轉就可以看到了。
今天雖然下雨,又不是假日,可是蠻多人的,特別是小孩特多,好像蠻多老師帶學生來參觀,也有家長帶小孩來作寒假作業(因為有小孩堅持要買門票,說是老師指定的寒假作業得有門票這一項)。
現在正值菊花的時節,林家花園開滿了春菊,顏色相當鮮豔,不過我一直覺得菊花是拜拜用的花,再漂亮我都不想跟他合影。
我們進入園區時已經過一點,一點半有導覽,所以我們就去報名,然後在拱門的地方集合。我後來才知道原來三落大院還是屬於私人宅第,為了維護古蹟,平時不隨意對外開放,專業導覽一次只能三十人進入,所以得有報名拿到號碼牌的人才可以進去。
一進去就可以看到有個聖旨牌,聽說是林家捐給朝廷60萬兩換來的,本來高高放在新莊的宅第,後來才遷移到現在的地方。我對錢幣沒有概念,不知道60萬兩到底有多大,不過我到是想到以前小學時,冬令救濟時捐款學校也是會放一張小小獎狀留念。
聖旨牌附近有水池,其實逛完林家花園會發現到處都有水,不是水池就是水缸,導遊小姐說這個水池有很多作用,一種呢是聚財,一種是防火災(畢竟是木造的屋子),另一個呢有護城河,保護的作用。
正式進入三落大宅時,導遊小姐提醒我們進去後就不能再拍照勒,所以之後的參觀就乖乖的用眼睛欣賞。
這個三落大宅呢,分三大部分,第一落一進去是主人家回家下轎的,擺放轎子的地方,旁邊給門房、僕人住。第二落主屋最高,是主人住的,旁邊就按照輩份住,第三落是長輩住的(我記得好像是女的),二落有門可以到三落,以便主人家跟長輩請安。
在一落到二落中間可以看到很多牌子,上面寫著官位,看來林家真的有在當官,還有「迴避」的牌子,另一個「肅靜」聽說壞掉了。
在三落大宅也可以瞭解什麼叫做「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原來以前有錢人家的女生真的不能隨便外出,大部分的生活都在二落裡,只能在府裡做做手工藝、看看書,連買個胭脂花粉還得讓女僕透過格子窗讓外頭的僕人買去,在透過格子窗遞送進來, 唉難怪以前的女生眼界那麼小,他的世界只有小小的府第,相處的人就是那麼幾個人,哪來的世界觀、哪來的學識。
以前的女生生活真無趣。
導覽小姐好像有被要求在十幾分鐘講完的樣子,火速把我們送出三落大院,然後開始帶我們遊林家花園,先往右轉入,我忘了是什麼名字,漏窗有著吉祥的象徵意味(沒拍照,回來真的忘光光)。
林家花園設計的人應該是飽讀詩書又很會聯想的人,因為很多小地方都有其吉祥的象徵意義(如用用四種水果代表福祿壽喜,然後做成漏窗),主人家希望代代都能作文官,所以就作了很多「開卷有益」的建築,還養了孔雀(類似鳳)、猴子,以鳳猴象徵「封侯」,而且還注重有沒有對襯(像那個咖啡廳門口就有對襯的蝴蝶、蝙蝠),還有安全上的考量(大量的水池、屋子有鳥踏、為了美觀設計瓦當以造成下雨時有水簾的效果),都是很妙的設計,我覺得現在的設計師搞不好還搞不出這些有的沒的。
據說這個花園花了四十年才建好,我想學建築的都應該來膜拜這個花園,有錢人可以奢華,但是可以奢華到這麼有意義,才是真正的「好野人」,而不是暴發戶。
下面這個是觀稼樓,因為林家以前是大地主,所以從觀稼樓就可以看到他們的地,阡陌連緜(真的給他很有錢),觀稼樓前面有類似書卷的矮牆,多妙,一邊看著自己的土地,一邊提醒自己要多讀書,現在二樓沒有開放,就算開放了,也看不見以前林家的田地,只能看到一大堆房子。
接著往下走,導遊帶我們去看看林家的圖書館--汲古書屋,這邊建築比較特別的地方在於書屋前面的小亭子的屋頂上面的造型有點類似書背,中國建築比較少這樣子的形狀,聽說這跟林家有從事國外貿易有關,所以建築上有參考一些南洋建築,既然是藏書的地方,所以考量的就是通風、採光,門口也有水缸,不然失火可就很麻煩。
沿著汲古書屋旁的走廊,就可以來到林家聽戲的地方,這邊我覺得最漂亮,因為有假山、假水,戲臺寫著出將入相,聽導覽小姐說以前他們真的在這邊辦過音樂會,這邊的戲臺演的都是文戲,旁邊有住宅是有點礙眼啦,不過我覺得住這邊視野應該挺不錯,蠻羨慕的。
下面這個則是演武戲的地方,有點忘記這個院落的名字。
林家還有專門賞花的地方,現在擺滿了不同顏色的菊花,導覽小姐說這些菊花去年就先訂好,像現在這個時候他們也已經跟廠商訂好明年的菊花,不同時節他們會準備不同的花卉讓遊客觀賞
林家還有專門燒紙的惜字亭,感覺比較像客家人會作的事情(中壢有聖蹟亭),可是這種說法也不一定準確,導覽小姐笑笑的解釋。
最後我們參觀的是林家宴客的地方(現在門口是咖啡廳,進去一點點是販賣紀念品的地方),居然連宴客他們還有分階級,要很尊貴的才可以進到最裡面,阿現在有流動廁所的地方則靠近他們的廚房,(那邊有一扇刀門,還真的是刀的形狀),也可以看到以前的出菜口,以前的人真的很重視身份地位。
如果我是經營林家花園的人,我應該會賣一種東西,叫做紙模型,然後一個小地方就一個,然後集滿20個(或以上)就可以徹底擁有林家花園,或是旅客也可以找自己喜歡的院落買來自己DIY組合,然後不要太貴(50以內),模型在附上簡單的小小說明,林家花園太多巧思勒,這樣多有趣~
如果我是班級導師,我應該會待學生來參觀後,把教室分成幾個部分,然後分組,參觀完後的作業就是班級教室大改造,用自己的想法布置自己組負責的區域,然後說明意義,比方說可以把窗戶貼成有吉祥意義的漏窗(至於要有什麼意義自己想),或是把什麼東西做成開卷有益的形狀(像林家那個矮牆),這樣多好玩啊~哈哈~
如果我是小說家,恩應該可以寫一個花費心思,用盡終生打造出一個富有巧思的園邸,最好設計者是女生,然後呢愛慕主人家,所以畢生心血就是為他蓋房子(哈),不過也不太對,以前的女生根本只會刺繡、生小孩。
胡思亂想完,我們就離開林家花園。
回程去以前舊板橋車站附近的菜市場,這邊離林家花園非常近,小時候媽媽常帶我去吃那邊的魷魚羹,要先穿過一堆賣菜、賣肉的,然後鑽來鑽去,媽媽告訴我說從慈惠宮的對面,那邊進去比較好找,以前我只有吃魷魚羹,現在也還有,一碗35元,滿滿一大碗,真是給他超便宜,魷魚很有咬勁,高麗菜很脆,他的醬汁酸酸鹹鹹,非常好吃,還是我記憶中的味道(笑),因為我看幾乎每個客人都有一盤蘿蔔糕或糯米腸,所以我也到魷魚羹旁邊的攤位買東西,因為價錢還蠻便宜,又不知道哪種最好吃,所以我就蘿蔔糕(15元)、芋粿Q(10元)、糯米腸(10元)各點一個,我後來才知道他們是同一家的。
幾乎每個客人都會點蘿蔔糕,他的蘿蔔糕很厚,很大份,用炸的,表面酥酥脆脆,裡面很香綿,我第一次吃到這種蘿蔔糕,平常吃的蘿蔔糕比較油,也比較硬,他的感覺米漿的成分比較多,很不錯;芋粿Q真的很Q,跟蘿蔔糕比起來,口感比較紮實,有芋頭的香味;糯米腸裡面有加花生的樣子,很香,他的醬汁有加辣椒,但不會太辣,有加分作用,如果沒有醬汁,那些東西口味可能就沒那麼出色。
一餐下來,我跟媽媽都吃太飽,然後只花了105元。
今天一整天兩個人的花費連車錢約三百,真的很經濟實惠,有充滿知性啊~
留言列表